誕生十項全國首創(chuàng)技術,高速公路改擴建“廣東樣板”走向全國
“應用全國十大首創(chuàng)技術”“邊通車邊改擴建”“修舊如新修舊超新”的廣東高速改擴建特色獲得了行業(yè)關注……4月21—22日,廣東省高速公路改擴建高質量發(fā)展技術交流會暨深汕西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現場觀摩會在汕尾召開,會議由廣東省交通運輸廳、廣東省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指導,廣東省公路學會、廣東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主辦。
廣東省交通集團所屬深汕西高速、開陽高速、茂湛高速等改擴建項目就關鍵技術進行了經驗介紹,來自全國各地的600多名行業(yè)專家和與會人員深入開展交流研討,著力推動高速公路改擴建技術高質量發(fā)展。
規(guī)模最大、啟動最早錨定高質量發(fā)展,“廣東樣板”走向全國
廣東高速公路改擴建何以高質量發(fā)展?為何僅在一條路就拿下全國十大首創(chuàng)?
數據顯示,截至2022年底,廣東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已達1.12余萬公里,居全國首位。
根據中長期發(fā)展規(guī)劃,廣東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規(guī)劃里程為2000多公里。高速公路改擴建已成為廣東今后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工作任務。
其中,“以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作為支撐,推進高速公路改擴建關鍵技術研發(fā)應用”是《交通強國建設廣東試點實施方案》的內容之一。
“廣東交通集團目前已經完成改擴建項目近300公里,在建1000多公里。在全國來說,都是規(guī)模最大、啟動最早的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。”廣東交通集團基建部部長王安福在會上表示。
廣東多個改擴建項目在會上詳細介紹了自己的創(chuàng)新技術和智慧化成果。
目前,在嶺南大地,廣東交通集團所屬改擴建項目聚焦“智能、綠色、安全”,因地制宜,積極創(chuàng)新,多點花開,各具特色。推動“標準化、自動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”施工管理,為改擴建項目提供可供借鑒的“廣東樣板”。
十大全國首創(chuàng)“上橋入隧”“智慧新擴建”激活科技引擎
在深汕西改擴建項目梅隴特大橋施工現場,三臺樁梁一體智能造橋機在5.5公里的橋面上同時作業(yè),不久后,幾塊長約16米、重約41噸的預制梁板精準架在了支座上。
在深汕西改擴建現場觀摩會上,樁梁一體智能造橋機引起了大家關注,該設備可同時提供4孔作業(yè)面,實現樁基礎、橋梁下構、梁板架設等多個工作面的協(xié)同作業(yè),將傳統(tǒng)花費10天的每跨橋梁施工時間縮短至2.5天左右,效率提高了3倍以上。
“梅隴特大橋緊鄰基本農田與生態(tài)保護區(qū),還平行上跨防洪渠道,建設用地非常緊張。有了智能造橋機,我們在不修筑便道與搭設棧橋的情況下,實現了橋梁快速化智能建造。”深汕西改擴建項目鲘門辦事處副主任李曉華介紹。
而在隧道施工上,項目全國首創(chuàng)單洞四車道山嶺隧道全工序機械化施工技術,以及隧道全結構全尺寸質量可視化智能管控系統(tǒng)。設置了超前地質預報、開挖掘進等9個工序作業(yè)線,實現隧道建設全流程機械化,比起傳統(tǒng)隧道施工效率提高約兩倍。
從生產到施工到建設全過程,項目實現了創(chuàng)新技術全覆蓋,打造了包括小型預制構件全自動化流水生產線、公路隧道鋼拱架全自動加工生產線、邊坡錨桿錨索框架格梁裝配化施工成套設備等全國十項首創(chuàng)技術,力爭成為全國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技術引領者。
免責聲明:本網站轉載的所有文章、圖片、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!